甘蔗种植实用指南:从选地到采收的全过程详解
发布时间:2023-05-08 13:25 浏览次数:382

摘要:本文将详细介绍甘蔗种植实用指南:从选地到采收的全过程,包括选地、育苗、土壤改良、施肥、田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、采收等方面。该指南旨在帮助种植者更好地了解甘蔗种植的方法和技巧,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。
一、选地
甘蔗喜欢温暖、湿润、充氧的气候环境,所以在选地时需要选择阳光充足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、壤土、黑土等土壤质地好、含水量适中的地块进行种植。同时,不适合种植甘蔗的条件包括沼泽地、山腰坡地、土层浅、土面被石块等。另外,还需要注意地块周边是否有工厂、化工厂等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工业企业。
在选地过程中,还需要考虑降低风险。选择水源充足可靠的地块,进行充分考虑,固定种植面积,若有余地可以保留留作休耕、轮作,减少种植面积,改种其他经济作物。
为保证甘蔗根系的平衡发展,种植者还需注意公路和沟渠的设置,尽可能保持整块田地的积水层连通,可实现田地内地下水平衡,以便满足甘蔗生长的需求。
二、育苗
由于甘蔗是一种亚热带作物,整个栽培期间的温度、湿度等条件对甘蔗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有较大的影响。秋冬季节是甘蔗生长发育的适宜季节。在育苗期,需要选择品种好、生产年份新、无虫害病害及经过无菌培养、消毒灭菌、选料经验性较丰富的甘蔗苗作为育苗材料。
育苗基质需做好保温、保湿和排水的工作,同时需要注意育苗环境的温度和光照条件。对于育苗期间的病虫害防治,可以采用农家肥水营养方法、土壤消毒和非化学处理等方式进行防治。
进行甘蔗育苗的地块需尽量选在阴凉、透水性佳、排水沟畅的地块。定植前,需在种植地点的根系区进行深耕,去除杂草,松土20厘米以上,加入足量的腐植酸肥、有机肥,使土壤松软、肥沃,有利于甘蔗的生长发育。
三、土壤改良和施肥
选择好的育苗材料和育苗基质以后,需要对甘蔗生长环境进行进一步改良和施肥,以保证甘蔗正常生长和丰收。
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,采取不同的土壤改良措施。例如碳酸钙含量较低并且土壤pH值较高的土壤,可以采用铁矾土或硫花钾来改良土壤。而对于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的地区,则可以使用有机肥或磷肥等化肥进行补充。
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甘蔗生长阶段的需要,在适宜的时间、适宜的地点施用适宜的肥料,充分利用资源,制订科学有序的肥料管理方案。根据甘蔗生长发育、生产阶段不同,施用的肥料种类和用量也不同。如肥料中的阳离子,银元素优于钾元素,极为重要,黄锌钼蝇素也是甘蔗生长必备的微量元素之一。
四、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
甘蔗生长过程中,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十分重要的一环。田间管理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:
- 土壤保水保肥:近年来甘蔗生产量下降主要原因,与失土、水土流失严重有关,因此,提倡在田间增植青肥和树、果园中间种植甘蔗,将间作杂粮、豆类和副牧草,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,增强田间土壤的保肥能力;
- 保证农药的正确使用:农药的使用应选择防治对象、防治方法和防治药剂,符合环境保护要求,保持甘蔗生产的安全;
- 灌溉技术掌握:甘蔗中期供水量大,灌溉技术掌握也是十分关键的。如何在田间应该采用哪一种灌溉方式,灌水的方式、量和时间等都需要注意。
对于病虫害的防治,种植者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,纠正甘蔗在不适当环境下生长的不稳定性,从而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。
五、采收
甘蔗的选择性采收可以使甘蔗的再生能力更大,甘蔗的割收体积不宜小于30cm,不然会显着损伤甘蔗分蘖,因此采摘时应尽量控制采收的深度。采摘期间,可带有部分叶鞘而不会影响生长发育,而裸甘蔗很容易損傷蔗根,因此采摘时剩余部分叶子应留在甘蔗上,从而保护蔗根,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。
采收完甘蔗后,需要对其进行分类、清洗、加工等步骤,一般会用于生产糖和酒精等产品。
总结
甘蔗种植实用指南,从选地到采收的全过程,需要注意选地、育苗、土壤改良、施肥、田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个方面。种植甘蔗需要耐心和技巧,既要注意生态循环,又需科学管理,才能产出优质的甘蔗。